賞美景、品美食,看演出、逛市集,剛剛過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各地旅游景區熙熙攘攘會議室出租,文旅市場小樹屋活力涌動。
熱鬧之余,也有思考。“想你的風”從江南吹到塞北,路牌一擺便成拍照打卡地;走進一些“古城”,如同復制粘貼的飛檐翹角下盡是鋼筋水泥;小吃街里,餐飲千篇一律,遠隔千里卻有同樣的“特色美食”。同質化,讓游客產生審美疲勞。
發展文旅,要想脫穎而出,還得多些特有的新招絕活。
華山、泰山等景區借助科技力量,引入“登山神器”——外骨骼機器人,既看著新鮮,又能幫助游客輕松爬山;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用互動演出拉近觀演距離,私密空間實景表演隨處可見,精彩小班教學激烈的打戲營造濃厚的武俠氛圍,讓人大呼過癮;福建福州策劃古韻市集,展示體驗三條簪、油紙傘等非遺技藝,將傳統古厝與現代藝術有機融合。
旅游產品重在帶給人不同的體驗,如果到了目的地,發現還是平日里司空見慣九宮格的風景,也就少了些旅行的意義。地方應該用好創意講述故事,用好服務提升體驗,不盲求“我也要有”,而是努力打造“獨此一份”,才能讓游客感覺不虛此行,“去了還想再去”。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深入挖掘當地文化,用心雕琢旅游特色,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照抄照搬,多一些專注細節的繡花功夫,才能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、多層次、高品質的文旅消費需求,助力經濟高質量發時租空間展。
發佈留言